方濟作為新生活的培育者:方濟的培育元素
譯:伍維烈OFM (2008)
2008研習會 | 下載中英文DOC | 收聽MP3之一、之二、之三 |
《薛拉諾著方濟傳(上)》26:每一天,聖父方濟充滿了聖神的神慰與聖寵;他以全副注意力及關懷以及新的訓話,來培育他新的兒子們,並教導他們以正確的步伐,走在貧窮和誠樸的聖途上。 薛拉諾及其他的傳記作者把方濟描繪成一個兄弟們的導師及培育者,有他的特殊的教育法能力。但丁,在他的神曲中,也稱方濟為父親及師傅。在剛才薛拉諾的文字中,我們看到方濟的一些有關培育的元素,值得仔細看清楚。 他說:方濟盡其力量,去為他的第一批兄弟培育,即是給他們一個生活方式、給他們一個思想及行為的方式、給他們一個要達到的目標。這個培育初期兄弟的方法,不像其他外在的教育,注重外在行為的規範,但通過這個培育,方濟培育的是整個人,一個人的全部存有,而方濟更是以愛及勤奮去作培育。為此,他教導他們新的原則,激勵他們以走這條決定好的路,就是踏上培育的過程。今次的演講,讓我們談一談方濟作為教育家。 Andrea Mercatali,方濟會會士及教育學學者說:「假如把教育學看得很科學,著重理論及實踐,方濟並非一個教育家。但是他的確實踐教育原則。」方濟的教育活動,發生在方濟培育他的兄弟個人的思言行為的整體。在愛與勤奮的基礎上,加上新的原則。薛拉諾沒有在這篇文字中,列明哪些原則。今天的分享,就正正是要明確的敘述這些原則。所以,我會按方濟會的初期文件作證明,但不會假裝能夠概括這個浩瀚的領域中。按我的意見,只要細心研讀同一的方濟文件,都會同樣找出以下有關方濟培育的原則的元素六個。 |
以簡樸行事實 |
「致信友書」二:45「我們必須不按血肉的智慧及明智,寧可更好必須是簡樸、謙卑和純潔。」 在純粹及神聖的簡樸中,方濟找到一把鑰匙,去解讀他的生活以及他時代的事件。簡樸能夠把現世的智慧與耶穌基督的虛空自己中的真智慧,分別及隔開。簡樸能夠把生活引致真正的智慧,即是在貧窮謙卑基督那裡,同時挫敗現世的知識。方濟在降生的基督那真正智慧身上找到生活的道路方濟同時把他整個生命、以及所有的事件、全部的現實、都整合在基督所顯示的整體救恩的宏觀中,就是透過他的簡樸行為。 簡樸之道,作為每一項行為的基礎,促使在上主之神內的生命。為方濟來說,基督的簡樸生活,顯示出心靈的簡樸,是規劃每天生活以及祈禱及默觀之道的特徵。他以這份簡樸的光照,去理解及詮釋具體的生活事件、在福音中所揭示的天主聖言。每天現實生活及天主聖言的要求之間的距離,亦能因相同的簡樸而縮短,好使生活及信仰能夠得以和諧地、以可相信的方法結合。 簡樸的行事為人,幫助方濟對自我中心、以人類作為世界中心等,保持重要的距離,好能夠去發現在降生、貧窮、謙卑耶穌身上救恩的奧蹟,亦能夠以方便及可相信的方法把每天的生活與信仰結合,以及按上主之神去安排他生活的計劃。 簡樸作為培育的元素及原理,可以分為以下數點:論及兄弟的個人品格:他是簡樸、沒有複雜或變更;論及兄弟的生活方式,他是在貧窮及謙卑中生活,即是他推崇簡樸的生活,靠近「泥土」,生活實況的生活;論及與天主的關係,他把自己整合在耶穌基督內顯示的救恩計劃中,按主的神及神聖工程而生活。 |
朝往目標的取向 |
「第一會規」第九章1-3:一切兄弟們應專注追隨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謙卑和貧窮,和他們應記得,我們在這整個世界應沒有其他,除了如同宗徒說的:「有食物和用以穿著,我們滿足於這些。」和他們應該喜樂,當他們棲身於卑賤和被輕賤的人中間,在貧窮者和無權勢者、和病患者和痲瘋病人、和路旁的乞丐中間。和當需要時,他們要為救濟品前往。 在他的簡樸中,方濟慢慢發現到他生活的目標,就是追隨耶穌基督的足跡。在福音可以發現的降生成人的基督,成了方濟一切注意力的中心。天主在耶穌基督中流露他自己,這基督為方濟的生命,不止是個理想,更是個真實的模範。這個簡樸的旅程的目標,就具體地成為在他的時代中,每天現實生活裡活出耶穌基督的福音。 因為這份在基督中與天主的聯繫,方濟把他兄弟的取向,朝往一個獨特的培育理想,就是在生活現實中,在基督內與天主相遇。方濟的培育目標,是學會把貧窮謙卑的耶穌基督福音生活出來。 在這個培育中,包含得是人的整個存有。作為一個人所有的幅度,兄弟們被邀請發展他們在福音價值的光照中發展他們的人格。方濟把兄弟們的取向,朝往在基督內的目標,方濟倡議一個新的靈修神學層面,一個新的具體生活及一個新的社會層面:一個新的靈修神學層面,是方濟指出又人又天主的基督耶穌是模範。方濟建議新穎的地方,就是他在耶穌的貧窮及謙虛中看到這位又人又天主。但這樣去看耶穌,並非只是一種虔敬或宗教的景象:重要的是這個靈修神學降生成為一個新的具體生活層面。兄弟們要緊記他們不被准許有世上任何事物,除了食物及衣著,而他們必須為此而滿足。這份修神學憧憬,在兄弟們的生活方式中找到軀體。貧窮、謙卑及簡樸成為一個要達到目標,實踐於具體的行為:就是不佔有、不掠奪一切多餘過剩的。這份靈修神學的目標,降生到每日生活的現實中,把兄弟們更進入一個新的社會層面。兄弟們要與社會中被貶、不重要的人共生,而為此而滿足。既然有新的社會層面,方濟提倡的培育目標,包含要在他的時代中、社會中,以新的方法去定位。透過對兄弟們培育,方濟跟隨耶穌作為生活的楷模,去達致福音的成全,也去達致人在個人及社會層面的整全的提升。 |
在手足情誼中前進 |
「第一會規」第九章:13-14每一位應自信地把他的需要展示給其他人,如此他的需要被發覺和被提供。和每人要珍愛和撫育他的兄弟,如同母親珍愛和撫育她的兒子,在一切那些天主要施與他恩寵的事上。 在他的簡樸中,方濟的培育目標不止是為個人,方濟的生活規劃也讓個人在手足團體中得以整合,而因此整個團體得以邁向福音價值的實現。這些福音價值,是需要每一個人去吸收以及把這些價值個人化,而且要在他者– 就是即他的兄弟– 的結伴下去做。個人以及他者是主要的主角,互惠地行事,把真正福音生活去實現。在對個人個體的尊重、愛及勤奮之上,加上對團體即手足團體的關注及服從。 方濟的培育計劃,所給予的個人空間及個人在手足團體中的自由整合,都有很大的平衡:無論是他的需要、渴望、夢想等,以及個人去整合團體的需要、價值及生活方式。這是把自己在團體中插入及向團體順服,同時間,個人得到回報,是手足之間的母愛,伴以對兄弟個人的極大關注。為達到此目的,關愛是必須的,而關愛就是對兄弟、對眾人及對所有受造物的偉大及真實慈愛的表達。 這樣手足生活的目的,就是把福音精神按不同的因素,化為行動。因此,既然在世界中宣講福音是使命,這個手足團體,就成了一個福傳的地方,以及推動宣講福音的地方。比如說,透過服從會規、培育盼望能夠協助把生命、工作、使命、聖召等的分享,成為福音規劃的表達。讓自己符合團體,意思是準備好與有相同聖召的人一起生活,為了要在世界的現實中活出福音價值。 |
經驗天主聖言 |
《三友拾遺》25:一天,他去參與彌撒,在神父誦讀福音時,聽到耶穌派遣門徒出外講傳教,囑咐他們不要帶金銀等錢幣,不要帶口袋,不要帶兩件內衣,不要穿鞋,也不要帶棍杖,也不要帶餱糧。彌撒後,他再請神父將該段福音經意多以詳解,他聆聽之後,不禁大喜,高聲歡呼道:「這才是我滿心渴望所作的。」此後,方濟便將耶穌派遣門徒出外傳教的那段聖經,默存在心裡反覆思想,極興奮地開始身體力行,一一付諸實踐……務使能把他所聽到的那段福音的恩寵之言,完美無缺地實行出來;同時,他已蒙受了天主的默示,開始在公眾場所,用淺顯明確的話,宣稱悔改補贖的道理,及福音上的修齊成聖的生活。 方濟的生活安排以及相關的培育,需要由理論走向實踐的轉移。方濟及兄弟們旅程的基礎,是願意嘗試以實際方式,在現實中,具體地把天主聖言實現,是願意對福音認真及按所理解的去生活,且不為這個抉擇尋求任何保證。 儘管所有因著這個行為帶來可能的不安全,方濟及其跟隨者對天主聖言懷著信心。 在每天的大大小小事情中,他們讓福音帶領自己。這樣做,他們給天主聖言有機會在他們身體、思想、行為、交談中中作工。 嘗試天主聖言的意思是培育自己,好讓自己看看假若單純地把福音價值生活出來會發生什麼事。這樣的試驗需求無條件的聆聽天主聖言本身,也需要讓自己由耶穌基督自己教導,就是透過與他在聖言、聖事、教會、受造物、窮人、邊緣人等中相遇的那一份直接。 方濟很想把他的兄弟帶到與基督耶穌的這份的直接相遇。他所以推崇在每一位兄弟中、及團體中,要對世界、人類、教會及特別是當時的癩病人有很大的開放。由此,以極大開放及慈悲嘗試的每一次相遇,都成為與天主自己的相遇,以及經驗到天主的臨在。 這份以所有力量及熱誠實踐及嘗試福音,同時間成為了在現實中的全人培育,使他能夠向天主前行,透過與兄弟甘苦與共、透過幫助窮人及邊緣人及透過拓展愛慕正義及和平的禮物。 |
按福音激勵生命 |
《成德明鏡》23 一次,方濟拜訪了OSTIA主教…;在開飯前,乘人不注意時,出外求乞。歸來後,OSTIA主教與許多騎士和顯貴已經入席。聖人一進門,便將他蒐集的乞來品,放在樞機旁邊…;樞機為了聖人的出外求乞和將其乞來品放在桌上,不免感難堪;…。及至聖人稍稍用飯後,便拿起他的乞來品,因天主的名,分贈樞機的每位騎士及隨營司鐸…。 筵席散後,樞機帶聖人退入內室,繼而伸開手臂,擁抱了他說:「我樸實的弟兄,你既來拜訪我,我的家便是你的家,你又何必出外求乞,使我含羞呢?」聖人答說:「大人,我這樣做,反而對您表示巨大的尊敬;因為一位僕人如能善盡其義務,並滿全其對主人所應有服從,他便是尊敬他的主人。我的義務是:作窮兄弟們的表率,尤其我知道在這修會中,現在及未來有許多兄弟,他們真的是名符其實的小兄弟,他們為了天主的聖愛,並在指導他們於一切事上的聖神的傅油下,將成功為弟兄們謙虛與服從的僕役。 但他們中現在及未來也難免沒有若干為了害羞和不良習俗而不欲謙卑自抑和不屑於出外求乞或做其它卑下活計者。因此,我必須以我的行為教訓這些已經或行將隸屬於這修會的兄弟們…… 方濟文獻中的這個以及其他許多的選段告訴我們,方濟如何以他的方法經驗到福音之後,在他的四周,成為一個真實的激勵。方濟把福音價值內化,以使人說服的方式,到一程度是他覺得自己是模範及榜樣,因著天主的愛及聖神的啟迪,去以事蹟,即以行為,把福音價值去教導其他人。 從某意義來說,他的行為是真實及適當的激勵。方濟願意激勵在他人內的生命,按他所認為及生活的那些價值。方濟的行事為人成了其他人的刺激,同樣要以自己的生命生活緊貼福音。方濟亦徵求其他人,不論是兄弟、簡樸的窮人、樞機或教宗,要把自己的存在,朝往一個方向,那可以確保自己能夠在符合基督、肖似基督上成熟。方濟以他的培育意味的行,激勵及引發他人內在的善和美,好讓這個他者都能受改造、受變化,邁向基督內完全的人格成熟。在這一點,福音的培育與人性培育不吻而合。但方濟不止看自己作為一個要激勵自己及他人內有福音價值的模範。他也願意他的兄弟們,能夠成為真正的煽動者,引發符合福音的生活。這個激勵他人的服務,為方濟亦然,需要很大的自由,把自己及對事物都放得很開。 「貧窮」在這一點上有幫助,就是與「自由」結合,這自由正是為了要推行福音價值,好使能夠自由地見證按福音的真理及生命。透過這樣,方濟願意培育自己及其他兄弟邁向這份自由,無論在他人眼中,他們是如何的不重要或多麼的有勢力。 方濟的會規,就是他的忠告正是嘗試要教育兄弟們,朝往這一份福音自由的活生生意義,這自由就是被改造為以天主之名的正面激發。 |
刻劃出新生命 |
《薛拉諾著方濟傳(下)》207 當方濟在聖達勉堂稍做逗留時,由於副總會長一再懇求他向女兒們講幾句天主的聖言,終於為這懇求所打動而應允了。於是修女們依照常例匯聚一起,以聆聽天主聖言,即使也為一睹聖人的豐采。方濟則舉目向天,因為他的心常在天上,並開始祈禱,又命人取來灰土,並用灰土在地上圍著自己作了一個圓圈,並將其餘的灰土撒在自己的頭上。 修女們一見聖父方濟靜默著站在灰圈內,正十分驚異時,聖人突然唸起:「天主按你的仁慈憐憫我。」一篇聖詠,替代了宣講。唸完後,迅速離去。為這戲劇性的宣講所感動的天主使女們,充滿著懺悔之情而淚下沾襟,並情不自己地加倍其克己苦身的神工。 如果我們願意這樣說,在方濟的生活及行動中,是一份聖召去以言以行為福音作證。方濟往往是很特別的作見證:透過活潑的、充滿了、盛載了意義的表達及刻劃。方濟深度地活出他的作為弄臣、吟遊詩人的性格。他所有的情感、幻想創意等個性,都包含在這份作見證中。他的行為成了一個可觀、令人讚嘆的大場面,直透觀賞者的靈魂。方濟這樣行事,就比用言語,能夠表達到很多。在極富內涵的一幕中,方濟刻劃耶穌真門徒的新生命。這樣表達及刻劃福音的方法,成了方濟的一份真實及適當的培育方法,為了要進入觀賞者心靈、存有的深處。他這樣行事方法,使人震撼、使人反省、以及促使人去為自己的行為及所傳達的信息採取立場。 方濟這樣做要每位觀賞者參與他的大場面其中,好使沒有人能夠停留只作為一個旁觀者,而每一個人能以某種程度成為按福音新生命的表達中的一個參與者。因此,方濟的這個人,成為一個既活生生及刺激的圖像。方濟達到他宣講的目的,不是透過倫理說教式或恐嚇式的交談,更不是權威式的命令、或引用法律、法規的條文。他為達到人心,他利用直覺、幻想、敏感、明白、以及他那一份爽快直接的能力。他沒有假裝小丑,但行為是「天主愚人」的。 既然他的整個存有是來自天主,他以可見的方式去表達他的信仰,顯示他在天主前的情感。這份生活信仰的坦白及誠意,在可觀的表達中重現及濃縮起來。方濟沒有擔當起任何戲劇角色,但表達他與天主的關係。 這份真誠及準確的場面,沒有令人毫不動容。這就是教育及培育的事實。能夠看到及聽到受教的、受培育的方濟。這是教育、這是培育、沒有科學或專業方法,但不無深度的效率。 |
方濟作為培育導師 |
方濟文獻的這些選段告訴我們,方濟表達了自己是個培育導師。他的人格在與福音相遇中達致圓滿成熟。在福音中,基督把自己作為唯一導師交付給方濟,而方濟願意以他自己的整個人的存有去符合基督的生命、肖似基督的生命。在方濟自己身上,可見他整個生命,透過在現實中與天主相遇,是一個培育過程。 每天現實中要面對面福音活生生的信息,啟發及推展了嶄新的經驗,使全人的整體培育踏進一步,更邁向救恩的角度。 方濟願意與其他人,與他的兄弟們分享他的經驗,不多不少,就是分享他在生活中的天主體驗。 這份透過在生活中活出的培育過程,獨特地把人帶到在天主內的自我實現。方濟及初期兄弟所生活的培育,是一條道路,通往真實、福音的、整體的人文主義。 我並不想假裝已經把剛才所討論的題目都講完了,只想現在總結一下,聖方濟為基礎的培育過程的特徵如下: |
要以簡樸生活、行事為人、思想及講話; 要把全人的完整調較達致唯一培育理想的目的,就是在生活的現實中與天主相遇; 在關注個人及整合在團體人之間,要邁向及鼓勵有合乎公義的平衡; 要把天主聖言嘗試一下,即在生命中具體化呈現; 在每一個人中啟發及引起所有的善及高尚,為了能有誠意地活出福音; 要把基督內新生命,連帶其所有的可能幅度,都刻劃及表達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