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聖言作為聖召啟示的基礎

譯:林思川OFM (2008)

webmaster
文:費若翰 Johannes Baptist Freyer OFM (2008)   Das Wort Gottes als Offenbarungs-grundlage der Berufung
2008研習會 下載中德文DOC 收聽MP3之、之、之、之
方濟發現他的聖召:

參閱:遺囑14-15;薛上二二3;三友25;薛下十五;三友29

這些原典文本顯示,方濟的聖召如何經由直接聆聽天主聖言而成長。具體的聖經經文在這個過程中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方濟極為單純地感受到天主聖言直接對他發言,因此,方濟所聆聽的聖言在其生命中以直接的方式發展成天主的啟示。方濟感受到啟示直接而個人性地對他發言。
方濟聖經知識的泉源:

方濟經由藝術的呈現認識聖經內容,這是中世紀普遍流行的方式。我們稱這種方式是Biblia Pauperum─「貧窮人的聖經」。由於窮人沒有閱讀與書寫的能力,因此他們對於聖經故事的認識,是經由人們將聖經內容畫成濕壁畫或其它畫作而獲得。那時的教堂或小聖堂所有的牆面幾乎都充滿各種連環圖畫,表達聖經的景致或不同聖人的生活。

另外一個聖經知識的來源是文學或宗教戲劇。聖經中的故事被用於許多特定的場合,其中一個重要的泉源是《聖詠》。例如,學校教育使用《聖詠》當作學習內容,孩童們經由《聖詠》的詩節學習閱讀與寫字。我們都知道,方濟在亞西西聖喬治堂學習過要理課程,他因而對《聖詠》非常的熟習。另外一個重要的泉源是Missale─當時的彌撒經本─幾乎所有必要的聖經誦讀的經文都被選入年度彌撒慶祝中。
方濟與聖經經文相遇

方濟發展出自己獨特的方式,聆聽天主聖言─聖經經文。他以一種存在性的方式聆聽經文,他不會像我們今天一樣地詮釋聖經經文,而是從所聽見的天主聖言獲得光照,詮釋自己實際的生命。他存在性地將自己的生命置於所聽見的聖言之中。
方濟詮釋聖經的方法

方濟以極大的自由聆聽與閱讀聖經,他將不同的經文連結在一起,並且以經解經。我們將要看見,他常常集中於少數的幾段聖經章節。基本的關鍵是他採取「基督論閱讀方式」,意思是:根據他的理解與詮釋,絕大部分的聖經經文都是給我們啟示耶穌基督的。他的聖經詮釋是直覺的,並且常是充滿情感的。同時,他總是將詮釋拉向具體的生活,絕少僅是一個純粹神修解釋。
最喜愛的若望福音中的主題

方濟特別喜愛的聖經主題來自《若望福音》:愛、與基督合一、門徒之間的合一、基督受光榮。《方濟言論集》多次直接或間接地引用了這些特別喜愛的聖經經文。他的生活方式因此具體地建基在這些聖經經文中。我們願意在此更進一步觀察這些經文,同時也要指出,從這些經文方濟對自己的生活引導出哪些具體的後果。

若十四6:耶穌基督─道路、真理和生命
引用在:忠告集一;第一會規二二40

由聖經經文引出的結果:
雖然這段經文在《方濟言論集》中只直接出現兩次,然而,它對初期弟兄團體的生活方式卻具有決定性的意義。方濟將弟兄團體的生活完全集中於耶穌基督,他的生活方式完全是指向祂而建立與形成的。

若十四23:天主的居處
引用在:致信友一 1,6; 致信友二48; 第一會規二二27

由聖經經文引出的結果:
方濟邀請弟兄們與所有信友,將他們的生活、尤其以特殊的方式將他們內在生命─象徵性地透過心或者靈魂─做為天主居住之處。方濟熟習一種深刻的靈修,使信友們的心中成為天主的居所。這種神修的重點並不在於遵守外在的規則,而更是內在體驗到天主的臨在,信者應該在心中為天主提供一席之地。

若十五12:彼此相愛;瑪五44;二二37、39
引用在:第一會規七15;九1011;第二會規六7-8;忠告集二四;西愛納遺囑3

由聖經引出的結果:
方濟弟兄姊妹般的生活方式,主要建立在這些耶穌基督關於彼此相愛的教導中。對鄰人的愛成為一切關係的基礎。

若十五13、23:為朋友犧牲性命
引用在:忠告三9;致某會長書1-12; BrGl II, 10-13; 第一會規十六10-11;二二1-4;二三8

由聖經引出的結果:
在這些經文的基礎上,方濟看出必須培養、激發彼此相愛的精神,即使在困難的情況中也是一樣。在困難的情況中,仍然努力獲得彼此相愛與犧牲的精神,是得救道路上重要的果實。

在上述的經文之外,方濟也特別喜愛《若望福音》中另外的一些概念與圖像。

聖父:苦難日課;天主讚2、第一會規二三1;ErklärV 1; 大會 46; GrM 2;
善牧(若十1-6):第一會規二二32;信友一 1,13; 信友二 56; 忠告六
唯一真實的天主:第一會規十七18;二三3、6、9;天主讚1

由聖經引出的結果:
藉著這些概念與圖像的幫助,方濟描述並決定了天主與基督在團體中的主要圖像。方濟放棄他那個時代在教會與社會中流行的天主圖像,而為他自己的團體建立了另一個天主圖像,一個主要建基於由上面提及的聖經經文所引出的概念與圖像。
由瑪竇福音中引出最喜愛的主題

除了《若望福音》,《瑪竇福音》中也有一些方濟特別喜愛引用的經文。

瑪五3-11:真福八端
引用在:忠告集

由聖經引出的結果:
《忠告集》相當大的部分以真福八端為基礎。方濟希望藉此引導人們,將個人的生活指向基督的真福八端。此外,從《忠告集》可以清楚地看出,方濟如何將這些「真福言論」直接轉嫁到弟兄們每日的具體生活情境中。他教導人們在各自不同的具體情況中,以個人的行動實現真福的精神。

瑪七12:黃金規律
引用在:忠告十八1;BrGl II, 43; 致某會長書 17; 第一會規四4;六2;十1;第二會規六9

由聖經引出的結果:
弟兄的生活應該指向福音價值,這些聖經的價值都被轉移到具體的情況中。

瑪十1-42:派遣門徒言論+谷六7-13、30-32
特別被引用在:第一會規十四~十七

由聖經引出的結果:
這些經文是方濟與第一批弟兄們福傳意識的基礎,教會歷史中第一個有一章專門談論福傳的修會會規由此而產生。從一開始,這個早期的弟兄團體就把自己看做一個四處巡迴宣講的福傳團體,呼籲和平與補贖。

瑪十三1823:撒種的比喻(路八11-15;谷四14-20)
引用在:第一會規二二11-17

引用聖經的結果:
方濟以這些聖經話語為基礎,邀請大家反省自己的生活情況與生活觀,藉以準備一個真正悔改的良田。

瑪二十25-28:服務(路二二26)
引用在:忠告四1;第一會規四6;五9-12

引用聖經的結果:
根據這些聖經經文,方濟將團體內領導的責任與權威定義為「服務弟兄」。執行職務的意義並非使用權力,也不是統治,而是無條件地為弟兄服務。
路加福音中喜愛的主題

我們前面已經看見,方濟間接引用了一些來自《路加福音》的概念,他將這些概念和《瑪竇福音》中的主題相結合。此外,方濟也在一些地方直接引用《路加福音》。

路九3-5;十1-9:宗徒的使命
引用在:第一會規十四

引用聖經的結果:藉著採用這些路加的經文,方濟肯定弟兄團體的福傳特質,並更進一步地規範弟兄福傳的態度。

路十八19:唯獨天主是善的
引用在:第一會規十七、十八;致信友二 62;天主讚11

引用聖經的結果:這些經文是方濟會的天主圖像─天主是至高的善─的核心基礎。
伯多祿書信中喜歡的主體

方濟以及他的生活方式一個基本的影響來自於《伯多祿前書》的一些經文。

伯前二21:追隨耶穌的足跡
引用在:第一會規九1ff;二二2;BR 1,1; 致信友二 13; 忠告六2;良弟兄3;苦難日課七8

引用聖經的結果:
方濟的生活方式呈現出一些嶄新之處,因為對他而言,重要的並不是模仿初期信仰團體,也不是肖似耶穌基督(Imitation Jesu Christi);他要以自己獨特的方式追隨耶穌基督的足跡。耶穌基督經由在世的生活留下了足跡,弟兄們應該跟隨這些足跡。

伯前二13:屈服於一切受造物之下
引用在:第一會規十六6;BrGl II, 47-48; 參閱:諸德讚14-18

引用聖經的結果:
藉著這種方式,微末的觀念應該特別的被實現出來。其更深的意義則在於:經由愛的服務幫助所有受造物最終都達到救援。

伯前一22:服從與愛的關係
引用在:忠告三6;第一會規五13-15;致會長3-8; GrTug 3;

引用聖經的結果:真正的服從只能在彼此相愛中實現。
還有一個從不同舊約經文中引出的概念

申六49;十12-16;三十:全心;耶三一31-34:存在於內心的法律;則三六25-28;三七1-14:一個嶄新的心 / 一種新的精神
引用在:第一會規二二

引用聖經的結果:這些經文要求真正的改變(生活)方向與悔改
經由聆聽與默想這些經文,產生了方濟的生活與會規。他生活方式中的不同元素都是在這些聖經經文的基礎上形成的。
一個方濟的(聖經)詮釋

聖經與天主聖言第一。
聖經必須被視為生活的、形塑生命的話語。
在個人性與存在性的閱讀中,天主聖言不斷地重新啟示自己。
神恩的、或在教會傳統中宣講的天主聖言,將變成神、變成生命。
啟示在歷史中展現其動力。
在教會內,信友與天主聖言之間有一種直接的聯繫。
教會是聆聽與詮釋聖經的團體。
聖言與聖事彼此相屬。
優先選擇神恩性與先知性的聖經詮釋。
在整體信友團聚中的教會是詮釋聖經的保證。